收藏丽水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
手机版
官方APP

型坑村便民服务中心
蓝氏宗祠
采和亭
村民休闲设施
  缙云县七里乡型坑村位于缙云县城西北部,距县城16公里,是缙云县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畲族聚居村,北与新建镇为邻,南深入大姥山与丽水市莲都区为界,西北紧邻金丽温高速公路,南与大园村、竹余村为邻,东与黄塘头村接壤,交通便利。2010年底,经行政村规模调整原红门、小古、型坑3个行政村、五个自然村合并,组成新型坑村(村两委办公地设在小古)。调整后的村区域面积9平方公里,485户,1255人,其中畲族300多人。耕地面积496亩、山林面积5902亩(其中毛竹林1100亩,油茶林1400亩)。是七里乡面积最大的行政村之一。村民主要收入有种植生姜,外出养殖、进厂务工等。

  型坑村地处山区,最低海拔200米,最高海拔950米,因地处大姥山腹地,故气候湿润,常年平均气温比县城低3至5度,昼夜温差大,这里空气清新,特别适合人类居住,村民大都身体健康,长寿比例非常之高。

自然地理和气候
  型坑山势地形属仙霞岭余脉,地处大姥山脉腹地。山涧狭长,约7公里,最长纵深约15公里,居住地海拔约400米。森林覆盖率达85%。百年以上石拱古桥现在还保留11座,有五百年以上树龄红豆杉2棵,古樟树9棵。 大姥山(又叫大母山、大茅山)最高山峰海拔989.5米,山顶现有军用导航铁架。顶上岩石隐约有文字,是缙云西部最高的唯一“山娘”,位于七里乡、新建镇和莲都区之交,国有林场,占地800亩,主产杉木,蓄积量3000立方。

  清光绪《缙云县志》云:“大姥山,高可万仞,周围六十里,为东南五府群山之祖。正尖常有云气,中有鲤鱼塘,石竹寨,西坳寨,大小岩,寒谷阴坑,龙井灵湫,下有石屋为天师祠,旁有试剑岩,相传为叶法善修炼试剑处。”

  气候湿润,四季分明,空气清新,负离子非常之高,大姥山溪水贯穿全村10公里,为小筠溪源头。常年气温比县城低2-3度,昼夜温差大,特别适合人类居住。

型坑村村史
  型坑村历史悠久,据史料记载,迄今已有674年历史(1340—2014),陶姓在元朝元统庚辰年(1340年),迁居小古,是最早入居本村的姓氏,在之后的几百年历史长河中,先后有沈、蓝、张、傅、寥、马、陈等18个姓氏迁居入住。村里百年以上石拱古桥现还保留有11座,有五百年以上树龄红豆杉2棵,古樟树9棵。村里民风淳朴,注重礼仪。3月3为畬族特定节日,经过近几年的挖掘,较好传承了畬族传统文化和习俗。

村落的形成和由来、主要姓氏迁徙史
  1. 据陶氏家谱记载:小古—元朝元统庚辰年(1340年),陶姓(陶严)从筠川竹围(今竹余)迁居到中鼓,因地形像“腰鼓”。到明朝有上鼓(今子坑岭脚)、中鼓(今小古)、下鼓(今下村畈)之村落。明末至解放初先后迁居到此有沈、陈、郑、马(现已绝)、蓝(从型坑分居)、张等姓氏。清朝时上鼓湮没,下鼓陈姓迁徙青田(乃是国民党国防部长陈诚之先祖,其祖坟托沈姓代祭至今),其余2户迁中鼓,民国时用音同字而改名小古。现人口300人。

  2.型坑—清康熙年间,畬族先祖(蓝恒金、蓝恒上、蓝恒先分别于1686年、1694年、1699年)从福建上杭县迁入缙云县景福乡大姥山阴西田之阴坑,后改称应坑、刑坑、民国时称型坑。在同一时期迁入的还有张、傅,均来自福建上杭县。后迁入的还有谢、田等姓氏。1990年后正垦、叶山坪几户迁回型坑。现人口352人。

  3.红门(上光坪、上弄、岩门岭头、和尚弄)—清康熙年间,廖姓(廖印亨)从东阳迁居到缙云景福乡(又称西乡)“岩门棚”,因有天生岩石如门,故称为岩门。清朝至解放初期(土改)先后迁入的还有马、陈(大部分居上光坪)、刘(居上弄)、张(于廖同族宗)、徐、王、麻、丁(丁、毛为同母宗亲,居上光坪)、邢、余等姓氏。因有本县南乡同地名,于1982年改称红门。现人口620人。(2002年上弄9户迁居七里脱贫小区)。

  型坑村明朝属缙云县景福乡十都集善里,清朝景福乡十都一图,民国25年称缙云县新建区筠善乡八保(岩门、小古、型坑、竹余为一保),民国32年缙云县新建区乐善乡;1949年属缙云县新建区小筠乡,1958年卫星人民公社(原新建区)溪南管理区,1961年为新建区溪南公社;1978年9月从溪南公社分出,为小筠公社,1984年6月撤销公社,改制新建区小筠乡,1992年撤扩并后归属七里乡管辖。2010年10月,由红门村、小古村、型坑村合并成七里乡型坑村。

主要历史事件
  清道光年陶氏28世陶端中;中武举人,钦赐“叠”二只,恩准建陶氏宗祠(1798年),上下厅进18间。
  1859年因陶氏兄弟在竹余岭和两名“太平军”发生斗殴事件,结果导致两名“太平军”死亡,后“太平军”派兵涌入村庄,进行屠杀无辜村民并烧毁小古“陶氏祠堂”,1909年重建。现已破败。
  清同治年间遭兵灾 ,三个村落数十人被“太平军”掳,无生还(蓝氏7人)。型坑房屋被焚20余间。
  1941年小古发生大火烧毁民房40余间 。
  1942年型坑大火烧毁30余间.
  1943年建蓝氏宗祠10间。
  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重修,总投入25万元,村民自筹资金9万元。

主要人物
  蓝氏第5世蓝钦贵;获九品顶戴,出资办学、造桥修路。
  蓝氏第6世蓝云亭;中秀才获邑庠生,“集名师名医于一身”装办私塾,教子弟40余。同时专研医学之“内经”为乡邻疗病,在新建办“佑文馆”。民国初期受聘于缙云第二中小学校长。
  沈氏30世沈成泰、沈广泰乐善好施,皇帝恩诏‘寿官’顶服荣身。
  蓝氏第6世蓝台(文秀);毕业浙江省立蚕业学校,后升入金陵大学。参加辛亥革命,历任国民革命军司令部军医处上尉事务所所长;国民革命军上尉副官;处属农业学校校长;后任缙云仙都中学校长(现缙云中学)20年。受省教育厅传令嘉奖。
  蓝氏第7世蓝瑞琳(秀青),浙江省军官预备学校毕业。曾任尉官,缙云县参事,处属农科职校教务主任。(生于清光绪葵巳年,卒于1929年)。
  蓝氏第8世蓝螺生;黄埔军校17期毕业,抗日战争远征缅甸为国捐躯,解放后获烈士称号。

  政治和经济发展史(1949—1976年)。51年土改(打地主,分田地)、53年建立互助组、57年成立村级党支部3个;58—60年大跃进、人民公社,食堂化、村办食堂5个;村村办学校,有村小学5所,学生最多时200多名(1997年撤并到七里小学大园校区);兴修水利——做岩门水库、直弄坑山塘等山塘水库15座,可灌溉农田80多亩;60年后“农业学大寨”造荒田18亩;66—76年四清运动、文化大革命时期,以阶级斗争为纲,成立‘红联总’‘革联总’,两派人员,批斗会不断;文物古迹破坏严重。70年办 碾米厂5个;村办畜牧场5个。

  1977年结束文化大革命,恢复生产、恢复高考,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。
  1980年对‘地、富、反、坏’摘帽;允许搞多种经营、搞承包责任制。
  2000年型坑安装饮用水。
  2006年村庄整治,建村办公楼、‘采和亭’等基础设施。复垦荒坡地63亩。
  2008年小古安装饮用水,加固直弄坑山塘。
  2008年上光坪加固‘塘乢’山塘并安装饮用水。
  2010年村庄整治达‘五化’标准,建办公楼、停车场、‘凤栖亭’等基础设施。首次村庆。
  2010年红门安装饮用水,2012年加固岩门水库大坝,完成村庄整治项目。
  2012年重建村办公楼、建筑面积580平方米。
  2013年举办首届3月3 畬族风情文化节。修农田灌溉水渠3500米,可灌溉农田120多亩。

主要经济收入
  传统经济作物有西瓜、生姜(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大面积种植至今)、药材、高山蔬菜(南瓜、辣椒、玉米)等等。2000年后发展畜牧业,饲养生猪(2003年母猪存栏最高峰180多头)。林业产业有油茶、毛竹;2012年“马寅初基金”出资40万元,发展香榧林50亩3000多株。

交通、电力、通讯的变迁史
一、交通   民国时期村民自筹银元50块大洋,请温州师傅铺设型坑—陶池7公里、岩门—大园2公里的卵石路(石子路);如今还有部分保留。
  1972—1974年,大队统一派工、社员自带干粮、修筑陶池大桥。结束了脱屐移履、涉水过溪的历史。
  1986年做通马池—型坑7公里的简易公路,总造30万元,除政府拨款5万外,其余均是村民“以工代筹”、妇孺出动,用最原始的筑路工具,历时3年完工。同时还做通红门—上光坪的分支路和上弄的分支路。从此结束了世代肩担背挑、徒步出行的历史 。
  2007年修通大园—型坑水泥硬化康庄公路6.5公里,总造价330万元,政府拨款230万,社会各界之士资助及村民自筹资金100余万元。
  2012年红门—上光坪道路路面硬化。
  2013年型坑—大姥山山脚竹林便道2公里,造价50多万元。

二、电力  1972年柴油机发电(小古),后来型坑、上弄均用柴油机发电,用于粮食加工、生活照明,1976年后相继停用。
  1978年岩门从溪南陶池方向通电,连接到上光坪、上弄。
  1984年小古、型坑从小筠竹余方向通电。
  1999年电网整改变压器扩容。
  2008年高压线路整改同时变压器再次扩容,统一从小筠方向连网。

三、通讯  1960年村通广播。
  1972年户户通广播。
  1984年通手遥电话 3台。
  2002年开通程控电话130多门。
  2008年建移动手机通信机站2个,网络基本全覆盖。
  2001年建卫星接收电视。
  2007年连接有线电视。
  2012年建村邮站。

近期发展日新月异
  本世纪以来,村庄建设发展迅速。2010年村庄整治达‘五化’标准,兴建办公楼、停车场、‘凤栖亭’等基础设施,安装了饮用自来水,2012年完成村庄整治项目,2013年举办首届3月3 畬族风情文化节。修通大园—型坑康庄公路并实现路面硬化。2013年投资50多万元修通型坑—大姥山山脚竹林便道。现在,户户通广播,通130程控电话,建成移动手机通信机站,村里网络全覆盖。村容村貌发展一年一个新气象,一年一个新变化。现在,村里正着手或规划着手建设文化礼堂、文化古村落、文化古村寨、实施自来水提升、建设老年人照料中心。一个宜居的型坑村,美丽的型坑村,正敞开热情的怀抱,迎接远近的客人。

远景展望  文化礼堂项目(已建)
  文化古村落项目
  文化古村寨项目
  自来水提升项目
  老人照料中心项目
  上弄复垦项目
  岩门岭硬化项目
  村档案室项目

民风民俗  民风淳朴,注重礼仪。3月3为畬族特定节日外,其它节日与汉族传统基本无异;畬族有自己语言,用汉字但发音不同;畬汉通婚,与汉族混居生活,民国后畬族就已基本汉化。经过近几年来的挖掘,已传承了部分畬族传统文化和习俗。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,还要我们不懈努力地进一步收集、整理和挖掘,使畬族文化真正成为我村独有的一道靓丽风景。

关于畲族的起源和畲族文化以及型坑蓝氏发展史的研讨
一:畲族的起源  据史料记载畲族乃是瑶族的一个分支,最早是在湖南湘西,后经广西东部进入广东西部潮州地区。在广东福建江西的边界山区。属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,全国畲族人口约80多万人。他们的祖先据说是盘古王,甚至把盘古王的传说与高辛帝的传说汇合为“狗王的传说”。所以畲族崇拜狗,但他们也崇拜蛇、龙、凤,被全称为四大吉祥物。

  相传在公元前7百多年,就是说距今已有27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高辛帝时期,皇后刘氏一夜梦天降娄金狗下界托生,醒来后耳肉疼痛,旨召名医医出一稀奇美秀三寸金虫,以玉盘蓄养,瓠叶为盖,一日长一寸,身长丈二,形似凤凰,取名麟狗,号称盘瓠。身纹锦绣,头有二十四斑黄点。当时外番犬戎未犯,高辛帝下诏求贤,提出能斩番王头者,以三公主嫁他为妻,盘瓠揭榜后,前往敌国,乘番王酒醉,咬断其头,回国献给高辛帝。皇帝因他是犬想悔婚,盘瓠说:“将我放在金钟内,七日七夜可变成人”。 盘瓠入金钟第六天,公主怕他饿死,打开金钟,见他已成人形,但头未变。于是盘瓠与公主结婚。婚后,公主随盘瓠入居深山,以打猎和耕种为生。生有三子一女,长子姓盘,次子姓蓝,三子姓雷,女儿嫁给姓钟。因此形成了“盘、蓝、雷、钟”四姓。畲族人民世代相传和歌颂始祖盘瓠的功绩,把这个传说载入族谱。世代小孩带狗头帽就是由此而来。在宋代末元初由于战乱,陆续外迁到福建。浙江等地,山区或半山区。

二:型坑畲族的来源和发展史  在清康熙年间蓝氏福建系谱后志第十七世先祖蓝恒金、恒上、恒先三兄弟从福建上杭县迁到型坑定居至今已有270多年历史。

  在兄弟三人往浙江方向迁徙的过程中,历经千辛,也无目的地可定。有夜蓝恒金梦到缙云、处州的交界处大茅山脉有一凤凰山,那里山清水秀,可以前往定居。大茅山脉的凤凰山-------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,这里盘踞着五虎兄弟,经常出没涂炭生灵,害的周边百姓民不聊生。后来,土地爷上奏天庭,玉皇大帝派一“七彩凤凰”下凡,用大翅拍打降服了五虎兄弟。从此,这只“七彩凤凰”就长期在这里看管五虎,它每日头迎朝霞,翅压五虎,保佑这里的百姓安居乐业。现在前山的“飞凤”山由此而名,意为“飞来的凤凰”。凤凰更是畲族人民的崇拜对象,三兄弟结草庐于现今的型坑后,每日开山辟地,植树造林,垦荒种田,进过几代人的努力,到清乾隆年间开荒植树面积达1000多亩,到第四代,已置产万金,田置新建笕川,生活颇为安逸,跟汉族也和睦相处。从三兄弟始祖到型坑后繁衍如今到第11代,共有蓝氏人口缙云范围内有500多人,其中仍集居型坑的有300余人,其他部分是到外地工作或女外嫁后随母姓而散居全县各地。

  型坑畲族蓝氏先祖一直重视教育,制定助学奖励制度,历代子孙也多勤奋好学,人才辈出,有第七代孙蓝台(字文秀)任私立仙都中学校长(缙云中学前身)达十八年之久,桃李满天下,名流千古。其子蓝明扬及孙蓝青,从事医学事业,是当代医学著名专家。声誉海内外,蓝明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还有蓝明光,蓝碧天等从事企业和教育及行政工作多年,享受科级待遇。蓝官龙,蓝献周两人同时在上世纪50年代参军打“一江山”岛战役,各荣立三等功一次,复员后,蓝献周一直担任村里的主要干部,蓝官龙带领一班人,自带干粮上大茅山林场植树造林40多年,把原来的一片荒山硬是用勤劳的双手造出了累计达4000多立方的木材林。其他还有很多默默在各行各业中奉献的蓝氏子孙,特别是在教育事业中多达20多人。对我县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毕生贡献。这里就不一一胜举了。

三:畲族的礼节
  1:服饰。古时畲族服装崇尚青,蓝色,衣料大多为自织的麻布,但男子服饰与外民族区别不大。妇女的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,编成一条长辫子。盘在头上,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,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、蓝色或红色绒线,冠上饰有一块圆线牌,盘上悬着三块小银牌,垂在额前,称“龙髻”表示是当时“三公主”戴的凤冠。

  2:婚俗。畲族婚姻一向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。古时本民族内部盘、蓝、雷、钟自相分配,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迫和歧视,畲,汉两族之间严禁通婚,曾是畲族内部的一条族规,。但型坑畲族经过查阅族谱,从来型坑后就一直与汉族通婚,也基本汉族化。

  3:节日。传统节日有“三月三”农历四月的分龙节,七月初七,立秋日,中秋节,重阳节,春节等。另外,每年农历二月十五,七月十五,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。

  三月三—乌饭节。乌米饭用一种植物的汁液把糯米饭染成乌色,相传在唐朝,畲族首领雷万兴,蓝奉高,领导着畲族人民反抗当时的统治阶级,被朝廷军队围困在山上,将士们靠一种叫“乌饭“的野果充饥度过年关,第二年三月三日冲出包围取得胜利,为纪念他们,人民把三月三作为节日,相当隆重和热闹。流传至今。

  4:畲族的语言。山歌,舞蹈等。以前都有他们自己独有的特色,但随着年代的久远和逐渐汉化,很多已失传,如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畲族都使用汉语也只有极少数人会说畲语。现在只能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来传承。